“幹” 字的基本信息
【繁简异】
简体: 干
异体: 干 榦 龫
说文: 干
【字形结构】
左右结构
部首:干
笔画:13
部首外笔画:10
“幹” 字的汉语解释
基本字义
● 幹
gàn ㄍㄢˋ
1. 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。同“榦”。《說文解字》:“榦,築牆耑木也。”段玉裁•注:“榦,俗作幹。”漢•揚雄《法言•五百》:“經營,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。”
2. 事物的主體部分。如:“軀幹”、“樹幹”、“骨幹”。
3. 事情。如:“有何貴幹?”《水滸傳•第十四回》:“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?”
4. 才能。《三國志•卷六十二•吳書•胡綜傳》:“沖平和有文幹,天紀中為中書令。”
5. 姓。如宋代有幹沖。
6. 主要的。如:“幹道”、“幹線”、“幹部”。
7. 從事、營求。如:“他是幹哪一行的?”《三國演義•第九十二回》:“他兩個是吾子姪輩,尚且爭先幹功。”
汉字笔顺的一般规则
【从左到右】 如:
川、倍、谢 等字,当先写左边,再写右边
【从上到下】 如:
三、思、意 等字,当先写上面,再写下面
【先横后竖】 如:
十、丰、干 等字,当先写横,后写竖
【先撇后捺】 如:
人、木、是 等字,当先写撇后写捺
【先中间后两边】 如:
小、山、水 等字,当先写中间,再写两边
【先进人后关门】 如:
四、回、圆 等字,属于全包围结构,当先写左竖,再写横折钩,再写里面,最后封口(关门)
【横竖“丅”字相交先写横】如:
王 的首横、正 的首横、可 的首横
【横竖“十”字交叉先写横】如:
木 的横、士 的第一横、王 的第二横
【横竖“丄”字相交先写竖】如:
土 的第二横、止 的最下面一横、青 字头的第三横
特殊部首的书写规则
【走之“辶”最后写】 如:
这、边、运 等字,半包围结构,当先写里面,后写外面走之“辶”
【建字底“廴”最后写】 如:
建、延、庭 等字,半包围结构,当先写里面,后写外面建字底“廴”
【“勹”先外后内】 如:
勺、包、勾 等字,半包围结构,当先外面“勹”,后写里面
【“凵”先内后外】 如:
凶、函、凿 等字,半包围结构,当先写里,后写“凵”
【“冂”先外后内】 如:
同、网、周 等字,半包围结构,当先写外框“冂”,再写里面
【“匚”先写首横,再写里面笔画,最后写竖折】 如:
巨、区、匠 等字,半包围结构,“匚”先写首横,再写里面笔画,最后写竖折
【“门”字框先外后内】 如:
问、间、闭 等字,半包围结构,当先写“门”字框,再写里面
传统书法与规范字笔顺的差异(陆续增加完善中)
中国内地的笔顺标准为《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》,受一些因素影响,该标准中的部分字与历史上传统书法的笔顺不符,列举部分常见字如下:
【“
乃”首笔为撇】 :传统书法中,“乃”字首笔为撇,第二笔为横折折钩,与现规范不同。
查看书法名家的“乃”字
【“
皮”首笔为横钩】 :传统书法中,“皮”字首笔为撇,第二笔为横钩,与现规范不同。
查看书法名家的“皮”字
【“
必”首笔为撇】 :传统书法中,笔顺依次为:撇、卧钩、中点、左点、右点,或:中点、撇、卧钩、左点、右点,均与现规范完全不同。
查看书法名家的“必”字
【“
成”首笔为撇】 :传统书法中,“成”字首笔为撇,第二笔为横,与现规范不同。
查看书法名家的“成”字
我们发现,以上这些有差异的字,在日常书写以及书法练习中,按照传统笔顺方式书写更容易写漂亮,因此,除了低年级【考试】中的笔顺以外,建议按照传统书写方式书写。